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聖山日記 20160217


Poney | 贊殿
2016-02-17

2016年2月17日  天氣陰陰冷冷

常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在聖山這二年的工作一直都是這樣,事情用想的沒有用,做下去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事前要先規劃,但在做的過程會有很多狀況是想不到的,得時時去修正、調整。

在做第一個風鈴樣品時,因為從來沒有做過,所以材料就用聖山現有的合板,但遇到最大的問題是,風鈴管要用什麼材料,是用鐵管、不銹鋼管、還是鋁合金管?跟光間同修討論後還是覺得用鋁合金管會比較適合,透過google在網路上找到有藝品店有賣風鈴管的,價格也不貴,心裡還很高興,想說困難的問題解決了,但仔細看過後才發現管徑太細、又太短,完全不合用,找遍了草屯所有在做鋁窗鋁門的,都只有方管而沒有圓管,只好再請出google大神,終於找到一家在台中專門賣鋁材的,電話聯繫結果確定有圓管後,就直奔鋁材店,到店後雖然看了幾支鋁管,但當場無法鋸短又鑽孔,不知道聲音好不好,正當猶豫時,轉身看見架上有支鋁管,管徑25mm,厚度0.7mm,長度6公尺,心想就是這個了,當下決定買下來,實際上這是場睹注,因吊起來的聲音好不好完全沒有辦法確定,回來後就做了第1個完全純手工的樣品出來,結果聲音還不錯,有低沈的共鳴聲,這組實驗性質的風鈴並沒有上漆,是個標準的素顏風鈴。

後來,有其他同修表示也想要訂製,於是再做20-30組的風鈴,這時要考慮的因素就更多了,做一個可以純手工慢慢鋸、慢慢磨,但數量多就不能這樣了,必須要有工具機的輔助。首先,木板就不能用合板,因合板遇潮容易裂開且上漆後不美觀,只能考慮用實木板,但一直找不到既寬且薄的實木板,幾經波折,終於找到尺寸合意的楠檜板(一般是用來做抽屜的側板),且因為是原木,所以細磨、拋光後,上漆會很漂亮。

再來,型狀都做出來後,為了美觀,還要倒圓角,這又是個難題,必須要有專門的倒圓角的機器及刀具,專業術語叫「路達」,所幸機器跟光工同修借到了,但刀具就得自備了,又因為木板的厚度不一,所以得有二支不一樣大小的刀具,然後為了能倒出漂亮的圓角,一次次的細調高度嘗試,終於在失敗好幾塊後成功的倒出理想的圓角。

在上漆前,同修說不能直接就上漆,因為木板有細小的孔,且因為施工過程會造成木板損傷,所以必須先用「木料填泥」(俗稱補土)補過,然後用砂紙細磨拋光,這樣表面才會平整,上起漆來才會美觀。上漆又是一門學問,我們先上了第一次的「色漆」,然後上第一次的「二度底漆」,再用水砂紙打磨,再上第二次「二度底漆」,再打磨,視狀況決定要不要上第三次的「二度底漆」,接下來開始上「面漆」(俗稱金油),上這「面漆」得一層一層的上,且一次只能上一面,等乾了之後再上第二次,必須上4~5層的面漆,再翻面,如此反覆施作,才會讓木頭呈現出層次感。

至於風鈴管,由於之前樣品用的鋁合金管稍粗了一些,所以這次希望改用管徑20mm,厚度一樣是0.7mm的管子,但因為鋁材店沒有現貨,必須要從工廠直接製作,所以無法先買少量回來試看看,沒辦法,只能再睹一次,一次直接採購6公尺長的鋁管11支,並裁切成180支,所幸沒有讓我失望,聽過的人都說好聽。

如今已進入最終的組裝階段,看著組好的風鈴吊成一整排,每當風吹過時就發出悅耳的聲音,有成就感也有喜悅,回想整個過程,從不會到完成,有許多的同修提供了必要的協助,我必須要一一列名,並致上最深的敬意:
光間同修及他的弟弟—除了提供許多的專業知識,也提供了很多的工具機,例如:鉋床、線鋸機、鋸台、砂輪機…,最後上漆部份更是鼎力協助,沒有你們,這份工作絕無法順利完成。
贊屋同修及他的先生贊樊同修—協助將風鈴中間的那塊敲擊木,磨成漂亮的圓形。
光工同修—提供專業倒圓角的機器。
敏照同修—提供漂亮的木珠、線材,及最後收尾綁線的知識。
上述的每位同修在這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才讓事情能順利的進展下去。還有還有,我們的google大神,你的包羅萬象,讓我找到很多有用的資訊。誠如大家長說的,風鈴聲代表的是「台灣人的自由之聲」,這聲音在聖山將時時刻刻都會聽到。

謹以此日誌,記錄整個風鈴製作的過程,感謝同修的協助、參與,也感恩台灣神的一路相伴,讓我在徬徨時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