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同榮博士家屬參訪聖山。觀看更多參訪照片
2023-11-20
時間:2023年11月11日(週六)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四百年殖民史養成一群無國島民;奴性重、不知根源、不識祖先、不求自主。
以極少的經費絕大多數的勞力無償付出,建設台灣聖山,期能教育台人親觸斯土,熱愛斯土與先賢接軌。這是長程而艱難的志業,能持續下去,不是肖郎就是憨郎,建國就是要這款郎、這款精神。
我見這群人溫和而堅持,令人感動,特以此blog收錄諸菩薩蹤跡,見證聖山的成長也見證志工們的成長。
2023-10-31
先是被它的花吸引。不知從哪裡來的,長長的花梗從矮矮的葉叢中伸出,開出小小桃紅色五瓣的花,雅致可愛。開完花結成小球球,依成熟度而有黃、橙、紅、褐等色彩,裡面有數顆黑色細小的種子。一邊開花一邊結果,紅花綠葉加上紅橙小果,繽紛熱鬧。
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3-10-25
這場活動,從今年夏天開始聯絡,承辦的「教育人傳媒」先到聖山場勘。戶外參訪考慮季節特有產物-颱風等因素,最後選在10月底舉辦。
參訪第一站先到台中南屯的清真寺,身為營隊第2日的參訪點,便跟風清真寺的戶外教學,認識穆斯林宗教的特色。(可參閱顛覆刻板的伊斯蘭印象-以聖戰與女性為例)
參訪第二站來到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從輕鬆的走讀、Q&A互動,閒話家常中不時切換頻道談到嚴肅的民主人權議題,再切換到隨手拈來的生態話題。園區中的點滴、守護犬,亦是高中生好奇接觸的事物。
朝山步道,雨後鋪滿落葉。
2023-10-10
午陽斑斑落 鳥憩蟬鳴歇
驅步蜿蜒上 聖碑莊且嚴
犧牲歷歷目 聖光耀金殿
護台普世值 恪守永世念
連日大雨後的山徑鋪滿落葉,
樹枝努力伸展撈捕陽光,篩落斑斑的陽光貼在地上,濕熱的午後。
走上聖碑跟台灣神致敬。
楊醫師至山區參訪,留下霧中背影(攝於2006/9/21)。
2023-09-03
特別專欄「橋」系列,緣起導言: 他以「橋」自居,謙遜低調,默默支撐、承擔不表功。他不斷言教,他以身作則。 |
許多年前贊且(葉柏祥)找我一起去見一個人,見誰?什麼事?他語焉不詳。
見到的是一個香港人。他說想召集幾個「能人」定時聚會,暗中保護香港、台灣。大麻瓜的我聽得懵懵懂懂,只知道他很想見楊醫師。
這位香港人問如何聯繫楊醫師,我說他很忙不容易見面。因為印象中聽過楊醫師提過有人一直要找他,他都說沒空。
不久後聽到楊醫師的講話。據楊醫師的描述:有人去基金會找他,對方雙臂張大大攤坐在沙發,跟楊醫師談暗中幫助台灣、香港(心想,那姿勢跟我所見一樣,好樣的,他沒放棄,終究約到楊醫師)。楊醫師義正詞嚴跟他說「我是準備隨時要上十字架的」,做這些事,不能怕死......,然後,對方越坐越端正......。
楊醫師全然豁出去的付出,得到眾人尊敬,做大事沒有潦落去的決心不成事!不是嗎?
楊緒東醫師相關閱讀:
橋之思系列
楊緒東專欄
畫中有話
心靈畫作
聖山講古
觀音座蓮,因底部的托葉像觀音的座,得其名。因是入門菜鳥,未拍全身,再次尋找,已不知觀音座蓮是哪株 @@,請參考網路資訊。(攝於台灣聖山九分福地)
2023-08-27
台灣聖山的九分福地,保留原始林相,生態多元化。曾有對蕨類有研究的訪客指出,此地蕨類豐碩。然而對我而言,蕨類看起來都好像 ^^~
曾試拍幾張蕨類照片請教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得到回覆:「觀音座蓮」、「粗毛鱗蓋蕨」,原來長得很像的他們,其實是不同的,而且各有自己的名字。
盛夏來訪台灣聖山的王育霖檢察官家屬。觀看更多參訪照片
2023-08-20
本文:
1.年齡以實歲計算。
2.文中引文引自《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書籍,文中僅註明頁數;若引自其他書籍則多加註書籍名。
王育霖,你應走的路是要:
正義!
堅強!
帶給所有人幸福!
-王育霖(p.132-133。1938/1/11日記)
「大暑」的午後,一個氣象預報中部近山區有午後雷陣雨的週末。
王克雄博士、王克紹醫師,特地從台南蒞臨南投草屯台灣聖山,他們依約前來,[1]但提早1小時,避免冒雨參訪。
(圖:聖山百眼鎮煞牆的眼睛,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3-08-10
特別專欄「橋」系列,緣起導言: 他以「橋」自居,謙遜低調,默默支撐、承擔不表功。他不斷言教,他以身作則。 |
【影片】台灣聖山創始人楊緒東醫師
2008年聖山創始人楊緒東醫師,送我一幅他創作的眼睛畫作請我珍藏紀念並且可以常常跟祂祈禱,當時我並不懂畫中涵義,後來我漸漸感悟也許是藉著那幅畫作護法神守護著我眼睛。
過去十年裡,我的眼睛沒出什麼問題,2014年聖山內創作百眼鎮煞牆,由聖山創始人楊緒東醫師帶領全體志工共同完成。
代表天眼如電
奸邪望之現形
有台灣神的正氣加持
面牆默禱
會有奇妙的體驗
其中100多顆石刻眼睛有我參與製作,似乎也跟我的眼睛有關;直到今年2023年我因黃斑性病變開刀失敗,導致視網膜剝離再次手術,回憶過去15年歲月漸漸領悟楊醫師是位先知,他已經預先為我佈局好,過去要我多做聖山建設累積功德充滿無形存摺,才能渡過未來突發劫難。建設聖山勉懷先賢先烈功蹟,也是創始人楊醫師早已預知台灣將來可能會發生大劫難,他早已在2004年前提前佈局推廣拜台灣神街頭運動,2007年開始建立台灣聖山,提供台灣人有一個固定地點安放台灣英雄紀念碑,追思先烈為這片土地犧牲奉獻偉大功蹟,讓後世人學習效仿無私無我大愛精神,這像是現今俄烏戰爭,烏克蘭人堅強國魂意志,勇士們抱著我死則國生,誓死抵抗侵略者的決心,烏克蘭才有機會生存不曾滅國。
台灣聖山使命是追思先烈事蹟,更重要是傳承祂們精神深植在每個人心中,明確自己生根台灣,團結一心守護家園抵抗外敵侵略,在母親台灣土地上永保子孫生根繁衍。
(圖:20151227參訪聖山,更多活動照片)
2023-07-31
這天台灣聖山天氣涼爽心曠神怡好心情,台灣先烈英雄王育霖檢察官兩位兒子再度來訪聖山,大家很熱情的歡迎,長子王克雄讚揚聖山真是個好地方,幾年以前他們來過此地幾次,他感覺非常熟悉,映入眼簾風景越看越美,我也暗自想,可能有一種看不見的靈氣,匯聚在此聖地!
回憶台灣英雄先烈王育霖檢察官遺孀享壽98歲,幾乎活過了一個世紀。自從228事件發生以後,受害家屬生前始終無法免於恐懼不自由的心境,永遠只能在睡夢中追憶摯愛的親人,從前很多228故事,曾經被記錄在口述歷史書本中,讓人看後心痛鼻酸,幾十年過去,他們的母親也隨父親離去,留下他們兩個兄弟不曾因時間流逝,忘記過去往日傷痛,他們情緒慷慨激昂,介紹父親為了正義,孤身面對貪腐弊案惹怒權貴,用行動推動司法改革、保障人權、勇敢在報章評論、寫作法律書籍教導人民學習,在法律下應有的基本權利,是歷史上司法改革先驅!
(圖:20230723參訪聖山,更多活動照片)
他們兩兄弟思考在聖山立銅像紀念碑,為緬懷追思祖先最好的方式,生前他們是守護人民的勇士,死後引領後代子孫,效仿他的精神,藉著追思事蹟理解象徵紀念意義,引發更多人認識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保衛家園精神使命才能延續傳承給後世!
延伸閱讀:
聖山記事 20160101(鐵血護衛公義的檢察官-王育霖之子參訪聖山)
聖山記事 20200209(王陳仙槎夫人爬了72年的山)
【錄音】王克雄博士(王育霖檢察官長子):化悲憤為力量-228遺屬的奮鬥歷程
聖山簡介
聖山講古系列
聖山點滴系列
台灣聖山碑文專區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3-07-27
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管理之下的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為了長遠推廣台灣本土的信仰而為台灣神立碑,在2017年在聖山舉辦台灣英雄立碑揭碑典禮,場面盛大。能夠成為台灣神,都是因為他們都是為普世價值而犧牲,換言之,就是為了爭取自由、民主、法治、人權而向威權挑戰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在回歸之時也是他們的証道之日。相信如果他們的精神能夠存留在後代子子孫孫的內心裡,我想台灣真的可以成為一個民主的堡壘,世界的典範。
(圖:2017/02/25聖山自由廣場開幕暨台灣英雄立碑揭碑典禮活動照片)
2023年7月23日下午台灣神王育霖的後代王克雄、王克紹來訪草屯台灣聖山,看著他們的父親被當成偉大台灣的英雄而立碑,精神也被永存,相信在他們兄弟倆的內心會有相當不同的感觸。
與他們在聖山相遇,看到兩位前輩在父親壯烈犧牲之後,母親陳仙槎含辛茹苦地撫養他們長大,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啊!老大王克雄是電機博士,老二王克紹是知名醫生,在社會上都是優秀的人才,也想到228受難家屬在生活上會比一般家庭更艱辛,但他們兄弟倆不放棄為父親找真相,也為了推翻國民黨成為他們人生追求的目標,為了這目標,他們活得很忙碌也很有意義。
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3-07-19
時間:2023年7月8日(週六)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俊峰醫師致詞
我最敬愛阿扁總統,以及親愛的貴賓、同修 大家好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聚集在台灣聖山,一起共同懷念並感恩大地文教基金會創始人楊緒東醫師一生的貢獻。楊醫師的肉體雖然離開了人間,但他的精神永遠留在每一個同修的內心。回想到楊緒東醫師,他在世時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修行大師,他在當時知道台灣人要團結建國才會成功,所以有台灣本土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2004年開始推動台灣人拜台灣神的運動,至今已近20年了,這個活動對於台灣人的信仰起著關鍵的影響,同時楊醫師也是主張台灣建國的民主前輩,他非常熱愛台灣這塊土地,所以他的過世對於我們甚至對於台灣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我和楊緒東醫師相識已經超過30多年了,當時楊醫師時時刻刻以其出衆的智慧和深刻的人性觀察力,引領我們走向內在的修行之路,所以人生修行之路,他是我的老師,但是我們的年紀相差不多,而且都是醫生,所以平常聊天時又像是好朋友,對我同修來說,楊醫師絕對是大師風範,但是沒派頭,非常的容易親近,所以楊醫師在世時的指導和啟發對我們每一個同修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楊緒東醫師證道四週年追思會,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3-07-08
特別專欄「橋」系列,緣起導言: 他以「橋」自居,謙遜低調,默默支撐、承擔不表功。他不斷言教,他以身作則。 |
再過幾天又到了楊醫師證道的日子。
7月8日在聖山自由廣場舉辦一場「楊緒東醫師證道四週年追思感恩典禮」,記得以前只要辦活動,楊醫師就會叮嚀,一定要讓來參加的每個人都能感受我們主辦單位的熱情歡迎及溫暖照應,所以在會後準備小點心成了必須事項,大家舟車勞頓專程前來參與也是一件消耗熱量的事哩!
當主持人在開場時宣布一些事項,最後提到會後有小點心,這次有許多同修的愛心贊助,於是用了聖山招牌便當袋裡面裝了滿滿的水果以及點心餐盒,現場就有人露出驚喜的微笑,楊醫師說過,能讓肚子溫飽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們小小的舉動就能讓客人感受到溫暖,所以活動準備小點心是我們謹記楊醫師為人的貼心,會後看大家開心地聊著,享用餐盒,歡樂的合影留念,希望大家參加完活動都能有所收穫。
目前現有的大地志工分散全國各地,但一有活動便能齊心聚集分工合作,各司其職,仍然能圓滿完成任務,相信楊醫師一定能看到,並且默默地點頭微笑!
2023-07-06
楊醫師的女兒偕同夫婿及小孩一起來聖山追思父親,女兒買了台灣啤酒及蕃茄汁請父親享用。
(註:楊醫師生前最喜歡喝蕃茄汁加啤酒)
觀看更多楊緒東醫師家屬聖山追思照片
楊醫師女兒感嘆的說:「從小父親把我們姊弟送往國外唸書生活,一直到父親過世四年後,我才慢慢知道,父親做過的志業。」
走近楊醫師的紀念碑,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楊醫師不只是一位傳統救人的醫生,更是一位懷抱著救國的心,一生大愛無私,建設台灣第一座聖山;只是盼望台灣人清醒,認清自己的根在哪裡?民主自由是先烈生命血汗換來,唯有喚醒保衛自己家園使命感,台灣才有機會改變自己命運,世界才能永久和平。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點滴系列
聖山講古系列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2023-04-24
「台灣神追思祈福典禮」系列導言: 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時,如果總統澤倫斯基立刻逃走,而不是團結烏克蘭人堅決抵抗,絕不會得到任何國家提供援助,烏克蘭將成為歷史。歐洲動盪,中國必然趁勢攻擊台灣。 |
時間:2023/02/25(週六)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志工同修-贊之,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3-04-07
「台灣神追思祈福典禮」系列導言: 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時,如果總統澤倫斯基立刻逃走,而不是團結烏克蘭人堅決抵抗,絕不會得到任何國家提供援助,烏克蘭將成為歷史。歐洲動盪,中國必然趁勢攻擊台灣。 |
時間:2023/02/25(週六)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志工同修-贊卜,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3-04-03
「台灣神追思祈福典禮」系列導言: 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時,如果總統澤倫斯基立刻逃走,而不是團結烏克蘭人堅決抵抗,絕不會得到任何國家提供援助,烏克蘭將成為歷史。歐洲動盪,中國必然趁勢攻擊台灣。 |
時間:2023/02/25(週六)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志工同修-贊(竹金),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3-03-16
「台灣神追思祈福典禮」系列導言: 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時,如果總統澤倫斯基立刻逃走,而不是團結烏克蘭人堅決抵抗,絕不會得到任何國家提供援助,烏克蘭將成為歷史。歐洲動盪,中國必然趁勢攻擊台灣。 |
時間:2023/02/25(週六)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志工同修-贊貸,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3-03-10
「台灣神追思祈福典禮」系列導言: 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時,如果總統澤倫斯基立刻逃走,而不是團結烏克蘭人堅決抵抗,絕不會得到任何國家提供援助,烏克蘭將成為歷史。歐洲動盪,中國必然趁勢攻擊台灣。 |
時間:2023/02/25(週六)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陳智雄與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的淵源很深,在陳智雄被槍決後50年後台灣檔案局才將遺書寄給家屬,女兒陳雅芳Vonny Chen多次來台灣才漸漸認識伊ㄟ父親,在尋親之旅中間曾2度來訪位於草屯的台灣聖山,連結與台灣這塊土地的認識,因此能更深一層體會她的爸爸陳智雄烈士對台灣民主所做的貢獻。
延伸閱讀:
護國台灣神簡介(第一版)生是台灣人,死是台灣魂–陳智雄(1916~1963.5.28)
護國台灣神簡介(第二版)認識台灣神-陳智雄
【追思手冊】台獨革命先行者,陳智雄揭碑追思暨蔡有全烈士入祀行儀
去年九合一大選舉民進黨敗選,檢討羅列的理由中,提到「抗中保台」,被反操作為戰爭恐懼,導致選票流失...
史明歐吉桑說:「人在社會要進步往前走,停下來就倒楣,這是世界歷史所證明的事,而台灣怎麼會變這樣子,做別人的奴隸還不自知,實際上都是台灣的歷史,國民黨要跟你洗腦,歷史都是顛倒講。」(20150602 史明演講:洗腦與統)
「228連假」到哪邊遊玩,已成為媒體報導的方向。到底「228」是什麼,篇幅僅一小角。淡化記憶,意圖明顯。(聖山記事 20220228(228,守護台灣的印記))
2023年疫情大解封,在「228連假」台灣大地在聖山舉行「台灣神追思祈福典禮」及一系列相關活動,就是希望勿忘228,台灣國殤日,藉由228台灣神提醒民主和自由是要靠自己爭取。
2022-12-22
特別專欄「橋」系列,緣起導言: 他以「橋」自居,謙遜低調,默默支撐、承擔不表功。他不斷言教,他以身作則。 |
【編按】
本週二(12/20),贊外行經自由廣場,發現創辦人楊緒東醫師紀念碑旁的盆栽,冒出一顆小西瓜。
讓人好奇的是:
1.一年四季都是西瓜產季,但4-8月是盛產期,其他季節少見。
2.西瓜生長在排好良好的沙地,耐旱不耐溼,為何出現在泥土的盆栽之中?
留下讓人無限延伸的想像空間,景象特殊,奇圖共賞。
楊緒東醫師紀念碑旁的盆栽,冒出一顆小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