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聖山-第12次例行法會 & 特有生物(植物)專家來訪 The 12th Time Routine Ritual held at Holy Mountain

看到水蠆的蛻殼可見鳳池的第一批蜻蜓已經羽化,好快喔(約一個月),不知是哪種蜻蜓!
水黽、蝌蚪是最先報到的,而有食物的地方蜻蜓就會下蛋,於是第二批住客來了,蝌蚪就成了水蠆的飼料。鳳池的生態系正逐步建構中,不知以後聖山的蚊子會不會少一些?

水蠆(水乞丐)小檔案:
就是蜻蜓的幼蟲,卵在剛孵時有一特殊的型態,六隻腳、頭部都跟身體縮在一起,像隻沒腳小蝦米一樣,不怎麼活動,稱這階段為「前稚蟲期」。這一階段非常的短少則三、五秒,多則兩、三分鐘,前稚蟲的背部就會裂開,第一齡稚蟲就蛻皮而出不久牠會慢慢的將頭及六隻腳伸展開來自由活動,蜻蜓稚蟲隨著種類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齡期,從8 ~ 16個齡期都有,整個稚蟲其所需時間依照不同種類及季節而有所不同,從一個月到三、四年都有,至目前為止所知台灣的蜻蜓稚蟲都是水棲昆蟲,尚無發現陸棲性種類。

昆蟲呼吸的器官被稱為「氣孔」,常常是排列在腹部的兩側,所以很像是用肚子來呼吸,而水蠆呢?他幾乎都生活在水裡,要怎麼吸到氧氣哩?就像魚一樣,用鰓呼吸,我們稱為「氣管鰓」,主要位於直腸腔內,透過腹部的抽吸使水進來做氣體的交換,來呼吸到氧氣,而這樣的動作還可以成為他在水中移動,推進的動力。如果水中溶氧不足,會爬到水面外的枯葉或岩石直接呼吸新鮮的空氣。許多的水生昆蟲都會藉此來呼吸,像是水生螢火蟲的幼蟲、浮游的幼蟲等等。

「水蠆」是水中高明的獵人,和他父母一樣,擁有一對大大的眼睛、良好的動態視力、以及特殊的獵食方式。他在水中要怎麼獵食呢?秘訣就在於他的嘴巴(也就是口器的構造)。水蠆是兇殘貪吃的池塘小惡魔,長長下巴,鉸鏈般的結構,能夠讓摺疊的嘴巴瞬間彈出,狠狠的咬住獵物。平時潛伏在溪池泥底或殘枝敗葉下,靜止不動地等候獵物光臨,然後緩慢潛進到很近的距離,才突然將下唇向獵物彈射出去,只需十分之一秒,獵物就手到擒來。而移動的時候,氣管鰓的出水孔發揮了很大的效用,讓水蠆在水中,急速逃跑時,會噴射出水,就像魚雷一般快速穿梭,離開原來的地方,或是迅速接近獵物所在地點,再慢慢爬行,緩緩靠近。

棲息於溪流蜻蜓幼蟲主要以蜉蝣稚蟲、石蠅稚蟲、搖蚊等雙翅目幼蟲以及一些小魚為食,棲息於靜水域的種類則主要以蝌蚪、小型蝦類、小魚、水蚤、體型較小的蜻蛉稚蟲、仰泳樁、孑孓、搖蚊等雙翅目幼蟲為主食。

稚蟲天敵則是鳥類、大型雜食性魚類、紅華娘、負子蟲、龍蝨等,通常水蠆為了避天敵以及捕食獵物,體色跟環境都很接近,形成一種保護色。

在水中,水蠆克服水中的阻力以及獲取氧氣,但當他面臨成長和轉變的時候,他必須面對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環境,潛水執照必須變成飛行執照,真的不得不佩服設計者的功力;而原本的獵殺者(獵殺蝌蚪),有時也變成被獵殺者(被青蛙獵殺),真是風水輪流轉。人說上帝是公平的,似乎真有這麼一回事!

水蠆的殼(ㄔㄞˋ)

/ Nathan & Aries
2010.10.08
微涼的晚上,空氣中有花草香,晚安台灣。
228關懷協會南投分會會長夫婦今晚再度參加法會,歡迎。 (by Nathan)
敏琦介紹認識蜻蜓的小時候,水蠆(ㄔㄞˋ)的殼。另又發現2種常見,但不知名的植物,皆是在紀念碑附近的植物:絹毛鳶尾(花型像野薑花,但其實不是)、龍船花。 (by Aries)

絹毛鳶尾的紅色蒴果
別名:絹毛鳶尾、玉桃、虎子花、水蕉花、毛水蕉花、白石筍、絨毛白石筍、廣商陸、土地公拐、土地公拐薑、拐子薑、樟柳頭絨

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 1~2 公尺,地下有塊狀根莖。葉螺旋狀排列,長橢圓形或披針形,下面密被絹毛,葉色翠綠,葉鞘不開裂。

穗狀花序頂生;橢圓形或卵形;覆瓦排列;苞片淡紅色;花萼 3 裂;花冠管長 1 公分;裂片長圓狀橢圓形;唇瓣寬倒卵形,白色,頂端具裂齒,呈皺波狀;雄蕊花瓣狀,白色,基部橙黃。蒴果球形,紅色,蒴果稍木質;種子黑色。果期在夏季。

用途:1.觀賞:耐陰,可庭植或盆栽作室內植物觀賞用。2.藥用:性味:根莖:辛、酸、微溫,有小毒。效用:根莖:利水,消腫,拔毒。治水腫,小便不利,膀胱溼熱淋濁,無名腫毒,麻疹不透,跌打損傷。

喜歡生長在林蔭下的閉鞘薑,由於受到日照的時間較短,所以葉子便發展出如螺旋梯一般,以增加葉面的光照面積。
source:現代人類生活史劇院

龍船花
龍船花Clerodendrum paniculatum L. 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馬鞭草科植物,屬名Clerodendrum為希臘語kleros(命運)與dendron(木)二語組合而成,中名海州常山,以古名沿用稱之,種名paniculatum 為「圓錐花序的」之意,以花株性狀形象名之。

龍船花是台灣原生植物,屬於馬鞭草科的小灌木,植株的高度大約是1至2m左右,葉子碩大如桐,春末至深秋間開花,有深紅豔麗的花,果實成熟後種子掉落,便在附近發芽,因此,龍船花常成群生長。

龍船花在中國福建、浙江一帶是划龍船的時節才開花,所以叫做「龍船花」,也有人叫它「五月花」。台灣季節的分際不是很明顯,所以開花季節也不穩定,可以從 3月份一直開到10月底,時間很長,漢人來到台灣看到這個情形,以為它發瘋了,所以就叫它「瘋婆子花」;另有一說,民間傳說龍船花是不吉祥的花,誰碰了它就會倒霉、發瘋,所以才稱為「瘋婆花」。

在野外成群盛開的龍船花,是值得駐足觀賞的野花,但因傳說的關係,園藝栽培的倒不多。龍船花有白、紅兩種類,白花係變種,因為具有珍貴療效而被採擷一空,因此,野外所見幾乎全部都是紅色花的種類。

藥用栽培主要為白花品種,全株可用;夏季採花陰乾備用,根、莖、葉全年都可採收。藥效屬涼,味道微甘,有降低血壓、清肝、活血、去瘀、鎮痛的功效,例如:花冠陰乾磨成細粉,遇有外傷出血,藥粉調米酒塗於患處,可止疼消腫。

龍船花的大型花序狀如寶塔,色彩濃艷,特長的4枚雄蕊伸出花外,約為花冠筒的兩倍長,在野外是醒目的焦點,頗能引人注意。
source:台南縣本土教學資源網

水蠆資料來源:
海馬阿姨
Alex's Blog - 《生態》蜻蜓的幼蟲-- 水蠆
水中生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