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聖山記事 20190413 (自由與言論自由)


/  贊桃
2019-04-13 


2016年12月,台灣神鄭南榕證道的日子- 4/7終於成為台灣的「言論自由日」。若非這個紀念日,「鄭南榕」這三個字可能埋沒在多數台灣人腦海裡的歷史洪流之中了吧!

成長於解嚴後社會的我們這一代人,多數認為台灣是一個多元、自由、開放的社會,也將言論自由視為那樣的理所當然,但享受自由的同時,是否想過自由從何而來?
 
鄭南榕等前輩努力掙得的,是奠基在獨立國家為基礎且富有民主與人權的前提之下的自由。民主讓你我皆平等,人權讓你我不因身份或地位上的差異而喪失天生應有的權利。這樣的自由氛圍所形成的言論自由,是思想上的,要鼓勵大家針對「大是大非」的課題大鳴大放,進而讓不同意見形成「共識」,而不僅是字面上的言論自由。


也許是台灣人受ROC偏安政權(又稱殘存國家rump state,意指自認為是正統政權)所灌輸的苟且偏安的心態作祟,也或許是有心人將言論自由無限上綱,製作「假新聞」,並以摧枯拉朽之姿引起社會注意,甚至讓毫無警覺的人深信不已。也許,「您所信賴的新聞頻道」、「真愛台灣」等魔音縈繞在腦海已揮之不去。在這些無形力量的箝制之下,我們熟悉的自由正悄悄地產生質變,一點一滴地流逝…

多數人卻不以為意,寧願追求唇槍舌戰的快感、樂當鍵盤柯南,卻在社會重要議題的話語權面前選擇自我繳械,甘願做個逃避的無知者。這也是為何近10年來的社會運動,諸如反媒體壟斷運動(2012)、白衫軍運動(2013)、太陽花運動(2014)、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2015),全都以失敗收場的關鍵原因(有興趣者可參閱「鄭南榕殉道30週年:台獨派變強了,但親中統派變得更強」 一文)。

失去自由的感受為何? 且看紐約時報 HOW CHINA TURNED A CITY INTO A PRISON 這篇文章提及中國如何在新疆喀什市 (Kashgar)透過全城監控、去回教文化的方式,建立一個「富而好禮」的現代化城市,活生生的上演「楚門的世界」。看似能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卻不是在具有「民主」與「人權」的國度之中,充其量這只是「行屍走肉」。沒有了自由,又何來言論自由?

離100%自由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對於即將逝去自由毫無感覺。

鄭南榕口中,「剩下的事」,就是要我們堅持獨立建國之路,唯有如此才能守護民主與人權,才有真正的自由。

「言論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媒體誤,你我皆成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