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1
(1908-1947)屏東人,屏東市參議會副議長、臨時市長。
父親經營「南振運送」的運輸業,與鐵路局聯營,是南台灣的運輸要角。葉秋木台南二中(今台南一中)畢業後,因學業與柔道成績優異,至日本中央大學攻讀法律系。
父親經營「南振運送」的運輸業,與鐵路局聯營,是南台灣的運輸要角。葉秋木台南二中(今台南一中)畢業後,因學業與柔道成績優異,至日本中央大學攻讀法律系。
期間於1932年與友人組織「台灣人文化圈」,後改組為「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以深化新文化運動與台灣文藝為主軸的刊物《福爾摩沙》。因台灣民族意識強烈而屢屢參加抗議日本政府的活動,以致肄業。回台後從事水泥瓦與原木進出口貿易,並積極參與地方的公共事務。1934年與擔任老師的郭一琴(父親為清領時期秀才郭蔡淵)結婚,對妻子疼惜有加。
二戰後,他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以期貢獻自己的能力,建設戰爭後紛亂的台灣。1946年當選屏東市參議員,更被推選為副議長。
228事發,3月初蔓延到屏東,動盪不安,他商請名醫大舅子郭一清,不分省籍照顧因衝突而受傷的人,事後多人登門道謝。3月4日,屏東市長龔履端擅離職守躲在屏東機場,議長張吉甫以生病為由亦不出面,葉秋木被推舉為臨時市長,擔任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主任委員,肩負起治安維護的責任,此為「屏東三四事件」。
對228事件的因應,一說他決定採取「和平解決」方案,挑起「和平使者」的重擔;另一說則是他以武裝革命對抗國家暴力,其中原住民亦下山支援。
葉秋木雖曾被警告要暫避風頭,但他自認無罪未逃。在國府軍隊抵達屏東即被捕捉,遊街示眾後公開槍決,留下「我死不足惜,只盼你們勿再加害無辜」的遺言。
一位打抱不平的民意代表,以人民的福祉為念,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捍衛人權而奮鬥,是大愛精神的最佳詮釋。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