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橋之思-每一個人都在努力


 /贊竹金

2022-03-02

特別專欄「橋」系列,緣起導言:

他以「橋」自居,謙遜低調,默默支撐、承擔不表功。他不斷言教,他以身作則。

即使離開人間,但他生前的行跡,總會不經意的掠過眼底、滑過腦海;或許是張照片,一句話,一段文字,或是私人間曾經的互動。此刻也許一絲暖意升起,或者是一陣悸動......。

這裡,述說著種種不經意,是對楊緒東醫師的懷念,再思他的教導與「橋」的理念。

楊醫師曾多次、公開勉勵說:台灣神修道同修,都是在做台灣神的事,也算是相當於台灣神,跟台灣神一樣。

看到我們這代人的每一天,要接收手機的各項訊息、命令、廣告、笑話與髒話,只覺得快要爆炸了。

自然地,想到要過自然、簡單、不受外界干擾的生活。回想到聖山的開始,印象深的就是 "一片黃沙土,築著陡陡的斜坡"。

當時,很怕大雨沖刷土石,所以要做高效率的排水溝。為了省錢與鼓勵同修投入聖山建設,我們以人力在太陽弱的時候,搬大石、疊溝壑,希望能順利排水保護土方。

用盡了人體所有的肌肉,上推下拖都怕跌倒,總算有資深如贊焰同修還有早先人的技術,疊出還算樣的排水路。同時,也看到楊醫師來指導,贊修來拍照記錄。現在,我都快忘記了,因為這人力水溝現在仍藏在登聖碑主要道路下。

 

若不是有照片,我都忘記曾有這樣的傻勁,這樣的同修與帶頭人。

回到今日的日常,靠著、扛著網路與手機連結環境;我們知道、學到、做到的事情,比起父母親一代多了很多。比較起更上一代,資訊量與工作量,每個人都多到 "從前想像不到"。

所以,相對於祖父母那時,我們每一個人,好像都有了偉大讀書人的知識量,好像都能做出那時代,所謂菁英才能做的事。

自然地,我們都成了 "超人" 與 "超女",每個人都有許多的連結。而很顯著地,我們要學會如何對抗恐怖傳播的武漢肺炎;如何防範與在如何以隔離的形式,緊密連結;如何考慮身體情況,學好最新的免疫學識,來施打或不施打疫苗。

望向下一代,我想像不到他們的生活型態。我們與未來他們的文化傳統與禮儀、道德規範,看來都將會不太一樣,還需許多討論磨合。所以,我們還有許多爭論、壓力、與徬徨;當然更需要超能神與神殿的安慰,以及信任的領導者,不論他或她是否在身旁。
 

楊緒東醫師相關閱讀:
橋之思系列
楊緒東專欄
畫中有話
心靈畫作
聖山講古

沒有留言: